開發產品製作流程(兩階段:打樣→ 量產)

兩階段獨立簽約與計價:沒有第一階段就不會進入第二階段;你也可以只做第一階段打樣

這樣能把「造型 × 結構 × 成本」一次釐清,量產才準確安全

流程總覽

打樣/建模(可選)功能/外觀打樣最終量產報價 & 排程開模/治具試產量產QC 抽驗包裝出貨(可分批)

階段一|打樣建模

目的

確認造型、尺寸、公差、上色與磁吸/結構功能,降低量產風險與不確定成本。

內容

  • 3D 檔案建置與分件(如需求)
  • 打樣(功能/外觀造型)

交付

  • 打樣完成後提供:最終大貨正式報價量產排程(甘特表)

備註:若你已有可量產的 3D 檔,我們可直接進入打樣

你會拿到

  • 可量產評估用之 3D 檔
  • 功能/外觀樣一套(依合約)
  • 最終量產正式報價(含模具/治具、單位成本、交期)
  • 風險與公差說明、塗裝分色與工序清單

我們需要你提供

  • 正/側/背/上視參考圖
  • 尺寸與用途(耐摔、耐熱、食品接觸等)
  • 預估數量區間(如 100 / 500 / 1000+)
  • 品牌規範(色票/LOGO/包裝)

時程 & 付款(參考)

建模 1–2 週;打樣 1–2 週(可依案調整)

為什麼量產價格一定要打樣完成後才給?
單價會受件數、開模/治具、拆件與上色層數、組裝工時、包裝、QC 標準與物流等影響;打樣能把變因落定,報價才準確。

階段二|量產階段

內容

  • 開模/治具 → 試產(T0/T1/T2) → 正式量產
  • QC 抽驗 → 包裝出貨(可分批交貨)

品質控管

  • 依雙方約定抽驗標準(例:AQL 2.5 參考值)
  • 色差、公差、功能測試與跌落測試(如需)
  • 量產前提供「標準樣」作為檢驗基準

交期 & 付款

開模/試產 2–4 週;量產 2–6 週(視數量/工序)。

付款:開模啟動 80% → 初產確認 10% → 量產出貨 10%。

補充

  • 可依需求分批交貨與請款
  • 急單評估產能可加速(加急費另計)

價格如何形成(關鍵因子)

規模與工法

  • 數量 & MOQ、單價曲線
  • 開模/治具需求與等級
  • 材質(樹脂/塘膠/射出/金屬...)

結構與塗裝

  • 拆件數、卡扣/磁吸/可動件
  • 上色層數、遮蓋與烘烤/UV 固化
  • 組裝工時與返修難度

包裝與品質

  • 彩盒、緩衝材、貼紙/吊卡、條碼
  • 抽驗標準、功能測試
  • 物流方式、分批交貨與交期

常見問答(FAQ)

可以只做打樣,不量產嗎?

可以!兩個階段為獨立運行、獨立簽約與計價。

已有 3D 檔可以直接量產嗎?

可以!但需先做可量產性技審(壁厚/拔模角/公差/分件與卡扣)。若符合,即可直接打樣驗證後提供最終量產報價。

時程大概多久?

預計階段一(2–6 週),階段二(4–10 週),仍依造型、塗裝與數量而定。

MOQ 與單價如何決定?

依工法與材質不同。打樣完成後,我們會提供對應的 MOQ 與單價曲線,協助你做數量決策。

急單可以嗎?

可評估產能與工序安排加速,會有加急費用另計。

權利與保密如何約定?

依合約之保密條款與著作財產權/模具歸屬約定執行。

退換貨怎麼辦?

客製化商品不適用七日鑑賞期;量產如有重大瑕疵,依合約補救流程(重工/補貨/折讓)。

取得預估報價/線上諮詢

告訴我們用途、尺寸、預估數量與預算帶,我們會替你挑對工法與成本區間

若需寄回樣品,請在合約勾選「樣品歸還」並留存收件資訊;如需留廠做量產對照,亦可備註